桃李满园斯人已去科研精神风骨长青——追记我国现代精度理论及工程应用奠基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费业泰-j9九游

师德师风 当前位置:j9九游首页  师德师风

桃李满园斯人已去科研精神风骨长青——追记我国现代精度理论及工程应用奠基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费业泰

桃李满园斯人已去 科研精神风骨长青——追记我国现代精度

理论及工程应用奠基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费业泰

望一眼桃树、李树新抽的嫩芽——鲜翠欲滴,好似不断涌现的科研专家;而松柏浓郁的树冠、挺拔的躯干,更像一位气宇轩昂的老学者。一阵微风吹来,连片的树叶摇曳百米,婆娑细雨下好似师生之间的亲昵和牵挂。

这里,每毕业一位研究生,就要种下一棵树,风雨多年,隐匿于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内的“桃李园”,早已成为了连接师生情谊的地方。如今,园中果树馥郁葱葱,但对那些种树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共同的导师——费业泰教授已永远离他们而去。

作为一名老党员,费业泰始终忠诚于党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一心扑在我国现代精密仪器学科,坚定不移、鞠躬尽瘁,对自己的学生,他更是言传身教,践行着一位合格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近日,记者走访了多位与费业泰生前结缘的学者专家,共同追忆费业泰深耕科研的一生。

倾血60载 为精密误差研究奉献一生

19346月出生于合肥的费业泰,1955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来到新开办的精密仪器专业,主要承担精密理论及技术、现代测试技术及仪器研究等相关教研工作。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误差的存在,科学仪器的精度更是人类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回避的问题。出于兴趣,当年作为大学教师的费业泰在实验中发现,现代测试仪器涉及高精度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其精密、误差及技术应用是研究的关键问题。而探究下去,他发现国内外过去提出的有关精密、误差的理论相当地少,并且多年来进展缓慢。

那个时代的中国,工业建设刚刚起步。为了改变工业产品噪音大、震动大、能耗大的旧模式,在资料稀缺空白的情况下,费业泰毅然决定迎难而上,去寻找其中的奥秘。就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费业泰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科研探索之路。

自踏上这条路,费业泰就没了节假日的概念。除了出差,早上8点到晚上10,在办公楼总能看到费教授的身影。他曾为了做一个实验熬夜至天明,也曾为了写一篇论文而阅读了一千多篇文章。由于电脑在当时还未普及,为了将机械图画得更清楚,他会反复手工修改几十次。

那个年代研究条件较差,写的论文和教材都是用深灰色的油纸印的,也没有充足的研究经费。起初,在带领团队研究热误差理论时,作为冷门学科,其理论的科学性还一度遭到行业内外的质疑。

“我曾几度想过放弃。”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苗恩铭回忆说,“但是费老师却告诉我,科学研究就像挖井一样,凿地越深越有效果。”

坚守信念执着前行,经历霜寒孕育着硕果。就这样,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学科方向的精准把握下,费业泰团队将热误差理论研究逐渐完善并走在全国领头羊的位置,并且在我国多个重大项目的运用中屡建功绩。

2008年,74岁的费业泰被确诊为肾肿瘤。术后一个月,他便立马奔向了科研的第一线,古稀之年仍坚守在实验室。2012年,费业泰被确认肿瘤复发并转移。虚弱的身体、密集的疼痛并不能阻止费业泰对科研的一腔热血,并不能模糊他毕生致力于科研的坚强斗志。

原本从家里到实验室十分钟的路程,身患重病的费老每次要走近一个小时。2015年12月初,已经住进医院的费业泰还瞒着学生坚持参加了第七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院长论坛。

如今,由费业泰提出的精度误差理论,已经成为我国精度评定的基本方法以及精密仪器学科的理论基础。半个多世纪来,这一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为了理论更加趋于完善,为了让其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费老全身心地倾注在科研中,一直默默前行。

春蚕吐丝 为精密仪器领域撒播良种

爱生如子,是作为导师的费业泰给学生们最深刻的印象。从教半个多世纪,除本科生外,费业泰一共指导培养了硕士生和博士生共100余名。只要有机会,费业泰就会积极组织大家相聚、共同探讨科研,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既是师生,亦是战友。

除了平日里细致的体贴和关怀之外,费业泰对自己的学生在学业和发展上是出了名的严厉。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夏豪杰副教授,是费业泰留校任教弟子中最年轻的一个。“刚任教那年,费老师让我不要急着上课,用一年的时间待在实验室里去备课。”现年37岁的夏豪杰回忆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

“照本宣科并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费业泰告诉夏豪杰,教师需要一线的科研,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不断有科研成果和科研感觉,从而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会贯通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最真实、生动的知识。

2004年,胡鹏浩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教授,作为恩师的费业泰并没有恭喜胡鹏浩,他却说到:“这个教授当早了,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沉淀地还不够,不要因为教授这个头衔对不懂的问题不好意思开口。”在胡鹏浩看来,恩师的话对他影响深远,自此,他更多了份谦虚请教的习惯。

2008年,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初稿需要8000多字,对于年事已高的费老来说,对着电脑打字变得十分地困难,于是30多页的论文,他全部手写,并且在上面做了满满的批注和修改。大到行文的方式、问题的阐述、技术的分析,小到标点符号、段落排版等都处理地十分仔细。“从这份手稿中,大家学习到不少。”参照恩师的论文模板,并在恩师的帮助下,夏豪杰申请到学院第一个青年基金。

“科研和教学本应密切相关、不可分离”、“要有不断求索的科研精神”、“做科研要细致要认真”......正是这样言传身教的学术态度,让费老在多年的耕耘中,把对科学的热爱、对研究的热诚以及严谨的科学精神等融入种子中,洒在精密仪器领域这片热土上。

他满腔热情地育人,终究种子生根开花结果。他的学生中一大批人成长为精密仪器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响当当的“费家军”。

对于已经毕业在外的学生,费老仍挂念在心。现已是长江学者、精密仪器和齿轮工程知名专家的石照耀,刚到北京工业大学任教时,费业泰就给他寄了一封信,里面是一篇长达千字的个人发展规划纲要;1992年,费老师主动拿出1500元,用于接济刚刚毕业的贫困学生;去年住院期间,费老一名在科研单位工作的学生正在申请某个国家项目基金,为了帮助学生,他不顾自己的身体,辗转多个朋友并拜托他们写推荐信。

探索科学需要有一种精神,培养学生更需要一种利他的奉献精神。

不忘初心 为“费家军”留下宝贵精神遗产

做科研可以获得成就感,费业泰心里则把科技成果回馈到社会中当做更大的幸福。

一次,东南大学某科研所在抗压材料的技术攻关问题上出现了难题,研制部门负责人找到费业泰。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费业泰运用热补偿等相关理论作为技术突破点,成功解决了对方的问题。

当对方主动提出付费时,却遭到费业泰的拒绝,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他坦言,科研不能追名逐利,实实在在解决一些问题才有价值。他深谙科学的真谛,不忘科研者的社会责任,倡导高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并放在对客观真理追寻之上。

1989年,费业泰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做客座教授时,凭借出色的科研技术引起了美方的兴趣,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费业泰并没有接受。“对他来说,对国家的回报才是自己不断科研的动力。”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于连栋说,“费老一直期望中国的精密仪器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制定中国人自己的动态测试标准,而不是复制舶来品。”

全国高等学校精密仪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误差与不确定度研究会理事长、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终身贡献奖”…….对于这些头衔,费老并不在意。“头衔并不会为科研带来什么重大的影响。”作为一名享有崇高学术声誉的教授,他始终坚守着“朴素的价值观”并强调“科学的继承性”。

座椅、电话、门锁、打印机…….只要修补后能用,费业泰绝不会换新的。朴素的着装、少量的生活开支,费老把所有的钱和精力都花在了刀刃上——对科研的投入。

走进费老生前的实验室,好几只巨大的恒温箱引起大家的注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自制的恒温箱也在不断改良。”于连栋介绍到,一开始打算把早年陈旧的恒温箱丢掉,没想却遭到费老师的反对:“过去的东西不能扔,只有和现在的东西做对比,才能让后人了解到科学进步的地方。”

对每一位学生,费业泰都要求他们做到“勤奋、求实、谦让”,这原本是他提出的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和光电工程学院的院训,“我认为,勤奋是对治学最基本的要求;求实是教学科研成功的基石;而谦让则能够使阻力变为支持,能让我们的事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费业泰曾解释到。

如今,“勤奋、求实、谦让”伴随着费业泰坚定的科研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费家军”。

接过科研大旗的于连栋院长直言:“虽然费老师已经离开我们,但是我相信奋战在科研前线的‘费家军’将继承老师的遗志,在科研上不断地创新,不畏困难,为我国现代化的测试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总有一种科研精神风骨长青。斯人虽去,风范长存!

原载于中安在线2016年4月23日


  


网站地图